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名著,極富哲理與文學精華,是古圣前賢留給子孫后代的一份珍貴財富。如《三字經》已有七百多年歷史,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內容,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言簡意賅,廣泛生動。誦讀《三字經》,不僅可以學習語言文字,而且能夠“知天下事,通圣人禮”,堪稱“蒙學之冠”。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得全面發展。在小學階段有目的、有組織、有步驟、有選擇地學習傳統的蒙學教材,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對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為保證該活動的有序性、有效性、系統性和長期性,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傳承與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對現行小學語文教材的補充,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與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展。
二、設定目標
總體目標:
在不加重小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開展經典誦讀活動,使小學生從小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加強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熱愛,提高小學生的國學修養和文化水平;發揮傳統文化的教化力量,增強道德教育的實效性;把小學生培養成長為新一代兼具世界眼光和現代人意識、胸含傳統文化底蘊的未來社會的建設者。
具體目標: 1、各年級學生在學好規定的小學語文教材的基礎上,從低到高依次系統地學習《三字經》《弟子規》《古詩70首》等,使之具備一定的國學基礎,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2、充分利用學生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大量誦讀,為學生的未來發展作好知識儲備,并以此鍛煉與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記憶內容的質量。
3、將學生長期置于誦讀經典的氛圍之中,使之受到傳統道德和價值觀的熏陶,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水平和道德實踐能力,達到人格教化的目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4、增強學生誦讀古文經典的興趣,培養學生勤于讀書、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與能力,指導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正確處理學習與批判、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三、經典誦讀的基本方法
1、每日一讀。我校的一至六年級學生,每天早晨安排5分鐘時間,進行經典誦讀;驅W習新的篇章,或溫習舊的內容,由學生自主,教師指導。
2、每周一課。各年級每周安排一節課的時間,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誦讀。各班都應下載經典誦讀的音頻或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正音斷句,務求讀音正確、流利,直達到熟讀成誦的水平。
3、師生、親子同讀。要求老師、家長與學生同步誦讀相同的內容。一是為學生做出表率,同讀同悟,教學相長;二是為學生解疑釋惑,扶助學生的學習,進一步增進師生關系、親子關系。
4、不求甚解。經典誦讀重在“讀”,讀的正確、流利,直至成誦,可視為完成教學任務。教師不宜作過多地講解,對興趣濃厚的學生可以進行必要的引導,對內容中涉及的歷史事件、人物和典故可以進行簡介,或指導學生查找、閱讀相關資料。學生以自學自悟為主,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不作明確、具體的要求。越是經典的篇目,越難以理解,甚至發生歧義,當前的任務是讓學生記憶牢固原文,將來學生的閱歷和知識豐富了,自己會尋找到最佳的答案。
5、與其他活動相結合。經典誦讀要與抄錄、繪畫、歌詠、櫥窗展臺、演講、競賽等多種學習形式結合起來,增加誦讀的趣味性,切忌一成不變,枯燥乏味,把誦讀變成了“苦讀”。
四、經典誦讀的原則
1、模糊性原則:要求正確朗讀,熟讀成誦,不要求理解內容,對于其中的生字生詞能夠識記即可。
2、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興趣等方面的差異性,不搞“一刀切”。
3、自主性原則: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誦讀指定的篇目,鼓勵學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讀自悟,有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可以誦讀更多的篇目,并給予相應的積極評價。
4、激勵性原則:以鼓勵、激勵為主,對誦讀經典確有困難的學生不做過高要求,注意因材施教。引導學生了解并熱愛民族的傳統文化。
五、經典誦讀的主要內容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利用我校已有的經典誦讀文本和視頻材料,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篇目,安排各年級學生的“必讀篇目”、“選讀篇目”。
六、經典誦讀的成果評價
對于學生個體經典誦讀的成果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和成果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鼓勵作用,調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1、每周評價
采用下組領導檢查和語文老師評價本班學生一周的誦讀進度和記憶水平。在每周的周末語文老師根據本班學生的誦讀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或要求。
2、學期評價
采用學期達標升級評價法。在每學期的期末,由下組領導、年級組長、各班語文老師負責評價本年級、班學生的誦讀水平:通過分組隨機抽查(抽查人數不得少于本班人數的½),能夠背誦必讀篇目并達到質量要求的學生,發給通過該篇目的達標證書。學校對通過達標的學生進行驗收,不合格率超過10%的班級,將重新組織達標驗收。
學生的達標證書共分為六級,采用由低到高的升級機制。達到六級的學生,由學校頒發經典誦讀“小博士”榮譽證書。
七、經典誦讀的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成立經典誦讀活動領導機構,實行分工負責制。
管理工作組:負責經典誦讀活動的規劃、組織、定期評價、成果展示、協調、保障、宣傳等事項。
組 長:杜義超
副組長:劉保梅 榮良玉
成 員:王莉 朱堯 葛英 各語文備課組長
2、課程保障
(1)納入學校的課程計劃,安排經典誦讀課時。
(2)利用語文主題學習模式中的“日積月累”進行誦讀。
3、時間保障
(1)每日晨讀。每天早讀時間誦讀5分鐘。
(2)親子同讀。每天晚上與家長同讀5分鐘。
(3)每周安排一節經典誦讀課(與校本課程合用課時)。
4、活動保障
(1)與“書香校園”讀書活動相結合。在繼續開展“每人獻出一本書,人人讀好百本書”得讀書活動良好氛圍中推進“經典誦讀”活動。
(2)與“書香特色班級”創建活動相結合,努力創建獨有、獨立、獨特的班級文化特色。
(3)與小課題研究活動相結合。在經典誦讀活動中設立“小課題”,鼓勵學習小組或學生個體進行細致的探究,拓寬經典誦讀的寬度與深度,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興趣。
(4)每年開展一次“經典誦讀”不同形式全校性活動。
5、制度保障
此項活動是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內涵的發展,是提升學校辦學品味的長期工作。學校將建立長效機制,各處室、各年級班要認真貫徹執行,確保本項活動的順利進行。